各有关学部(院)、机构: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申报通知》(苏环学[2025]19号)有关要求,该奖项申报工作现已启动,我校受理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周一)截止,我校可直接申报,择优原则上不限项。请做好相关奖项组织工作。并请有意向申报者对照要求提前做好准备、认真填报。
校内“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网址为:http://202.119.243.119/;主持奖项正式版纸质材料学校存档一套。
校内联系方式:詹妮娜、管苏,025-58139271;明正楼420室
详见附件通知。
科学研究院
2025年7月7日
转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申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苏环学[2025]19号
关于开展2025年度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我省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激励科技创新,表彰在生态环境保护科研领域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并为推荐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及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储备优质项目,依据《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附件1),以下简称《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2025年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环保科技奖”)申报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环保科技奖下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学家奖4个子奖项。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青年科学家奖不分奖励等级。
二、奖励范围
(一)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授予在以下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1. 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我省生态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发现或者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的,取得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得到科学界公认的成果的个人。
2. 技术发明奖:授予我省在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和核安全等领域,取得具有创新性并产生显著效益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3. 科技进步奖:授予在我省环境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等领域,完成具有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和促进我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或在促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个人和组织。
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量限额:自然科学奖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技术发明奖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9人,单位不超过5个;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7人,单位不超过3个;三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单位不超过2个;科普类奖(视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7人,单位不超过3个。
(二)青年科学家奖不分奖励等级,授予当年1月1日未满40周岁,且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前沿取得重大创新;或在工程技术发展中有突出贡献;或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创造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青年学者。
已获“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等项目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可被提名;已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CJ学者”、“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或计划支持的青年科学家不再接受提名。
三、申报途径
(一)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接受以下个人或组织的提名申报:
1. 由相关领域的两位正高级专家联合提名,每位专家每年仅限推荐一项本领域项目,且不得担任该项目的完成人。
2. 省生态环境厅各直属单位、省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可直接申报。
3. 学会各分支机构提名。
4. 各市级环境科学学会提名。
5. 学会各会员单位可直接申报(仅限本单位牵头成果)。
(二)青年科学家奖接受以下个人或组织提名:
1. 候选人相关专业领域2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提名。
2. 省生态环境厅各直属单位、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可直接申报。
3. 学会各分支机构提名。
4. 学会各常务理事提名。
四、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1、《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附件2-6)。
2、证明材料(指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科技成果评价、验收和评审证书,专利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和法定审批文件等)、引用或应用证明等。
3、《推荐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应装订成册,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为加盖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印章(或推荐专家签字)的原件材料;电子版材料(含word版《推荐书》和PDF版附件)发送至邮箱(jssesjshb@163.com),邮件命名为:单位名称+成果名称。申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可靠,文字描述准确、客观、简洁。
五、申报时间
材料请于2025年9月30日前报送至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六、注意事项
1.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候选成果应由各完成单位完成不少于3天公示,公示内容应涵盖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申报奖种及等级。
2.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提名成果应属于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有关内容,并于2024年6月30日前整体完成并实际应用。
3. 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成果的完成人。经提名参评后未获奖的应有显著增量后方可再次提名参评。
4. 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员应为我会个人会员。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025-83320560;
科普类咨询:张老师,025-86662310;青年科学家奖咨询:李老师,025-86505117。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75号北楼7楼。
附件:
1.《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2.《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奖)
3.《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技术发明奖)
4.《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科技进步奖)
5.《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青年科学家奖)
6.《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2025年7月1日
苏环学[2025]19号关于开展2025年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申报的通知.pdf
1.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docx
2.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奖).docx
3.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技术发明奖).docx
4.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科技进步奖).docx
5.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青年科学家奖).docx
6.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