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部(院):
根据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南工校科〔2019〕2号)及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南工校科〔2019〕3号),现将我校“一株枝孢菌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等四件专利转让有关事项公示如下:
一、专利基本情况
专利1
专利名称:一株枝孢菌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02011412031.X
发明人:董维亮、刘嘉唯、姜岷、周杰、许斌、徐安明、刘云龙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枝孢菌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所述株枝孢菌的分类命名为枝孢菌(Cladosporiumsp.),菌株名为P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627,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3日。本发明所采用的菌株P7可以利用ImpranilDLN为唯一碳源生长,在7天内对水性聚氨酯ImpranilDLN的降解率达95.8%。此外,该菌株对聚氨酯泡沫有着较高的降解效果,在15d可降解86.6%聚氨酯泡沫。因此,本发明对于塑料废弃物的生物治理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专利2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废弃涤纶布料酶降解效率的化学预处理方法
专利号:ZL202110250290.5
发明人:董维亮、陈银萍、薛瑞、姜岷、许斌、周杰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废弃涤纶布料酶降解效率的化学预处理方法,包括:将洁净、干燥的废弃涤纶布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涤纶溶液,之后倒入水中,使得涤纶析出,后加入到含有涤纶降解酶LCC的酶催化体系中,于pH=8,温度67℃条件下进行涤纶的酶降解。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将涤纶废弃布料的结晶度从45%降低到约40%,能将原本不可直接生物降解的废弃涤纶的酶降解效率提高到5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绿色无污染、可操作性强、降解率大幅提高的特点。
专利3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废弃PET瓶酶降解效率的方法
专利号:ZL202011348049.8
发明人:董维亮、姜岷、陈银萍、薛瑞、许斌、周杰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废弃PET瓶酶降解效率的方法,包括:将洁净、干燥的PET于260~300℃进行熔融;将熔融状态的PET迅速转入液氮中快速淬火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PET在可控温的球磨机(0‑5℃)中粉碎;将PET加入到含有PET降解酶LCC的酶催化体系中,于pH=8,温度67℃条件下进行PET的酶降解。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将PET废塑料瓶的结晶度从约30%降低到约10%,PET降解率能达到75%以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绿色环保、降解率高、经济高效的特点。
专利4
专利名称:一株降解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菌株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1710328523.2
发明人:董维亮、刘嘉唯、信丰学、马江锋、姜岷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代尔夫特菌(Delftiasp.),菌株号为WL‑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136,保藏日期为2017年3月21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菌株在降解土壤中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应用。菌株WL‑3为好氧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0。菌株WL‑3在7天内可以完全降解1000mg/L的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并利用其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以完全降解其代谢产物对苯二甲酸。本发明对于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降解以及对其代谢产物在工业废水的生物治理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转让方式:专利权转让
三、转让价格:肆拾万元
四、公示期为2025年1月10日至2025年1月24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电话形式向科学研究院反映。
联系方式:025-58139211,行政楼431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