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校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


  • 文章作者:
  • 发布账号:殷绚
  • 发布时间:2023-12-29
  • 浏览次数:

南京工业大学20236月举行校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8月发布《关于成立南京工业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的通知》,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更加充分发挥学术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有利于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与边界,着力发挥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机构的作用;完善校院两级学术治理机构的职责关系,有效发挥基层教授委员会的重要功能;完善学术委员会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基层行政组织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

校学术委员会根据《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3年修订南工校科〔2023〕10 号和《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南工校科〔2023〕11 号,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下,切实履行学术审定、评定、审议和咨询等工作职责,依托学术规范与教风学风专门委员会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人才引育专门委员会、教学研究专门委员会、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等个专委会开展了多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校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

一、学术规范与教风学风专门委员会

1.学术不端行为审核、调查与认定

全年审查了校科研院、校办转办的学术不端调查1起校纪委、人事处转办的导师师德师风情况调查1起校教务处转办的教师申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师德师风审查1次。在省级研究生优秀导师与导师团队申报、研究生导师选聘、研究生教材出版选用审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有效促进了学校学术规范与教风学风水平的提升。

2.研究生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指导和帮助导师、研究生自觉维护学术道德操守,严格学术规范,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一是指导组织开展2023年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时钧精神”沉浸式入学教育等活动,涵养科学道德与科学家精神。选编《2023年度国奖获得者风采录》,开展朋辈引领访谈与沙龙等教育活动,激发研究生内在认同和科研热情。组织研究生、辅导员参加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并获优秀案例一等奖、优秀奖、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学术论文优秀奖各1项。

二是,将学术规范训练和学术道德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与全体研究生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将学术规范与伦理道德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工程伦理与生态环境材料、设计伦理学、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化工装置设备计算与工程设计规范、学科科技英语写作、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等课程。聚焦校史底蕴,配合宣传部编撰读本《化工教育一代宗师时钧教授》《大先生时钧文集》用于研究生宣讲教育,全国师德楷模杨瑞清受聘学校特约思政导师。

三是,推进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将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评聘首要标准,制定《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2023年修订)》。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采取限招停招处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导师荣誉制度,评选校第四批名师名导百人计划13名,发挥优秀导师示范引领作用。挖掘优秀导师典型事迹,开展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校级培育,举办“我和我的导师”征文、“名师名导给研究生新生的一封信”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

1、指导实施一流学科创建工作。审议《南京工业大学创建一流学科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实施办法(试行)》《南京工业大学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完成学校在人才队伍、教学成果、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性成果统计核算工作,持续落实创建一流学科推进计划,推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及高质量发展。

2、指导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中期自评工作2023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8650万元拨付到校,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推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四期项目遴选立项工作。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6个优势学科实现滚动立项。

三、人才引育专门委员会

1.大力推进2023年“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活动、新进教师培训工作,完成“师德十佳”评审,推进“师者匠心”主题系列宣传活动,结合负面清单夯实警示教育,坚决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突出典型引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2.持续推进打造人才特区,集聚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有序落实人才“双引双聘”工作,推进实施“筑峰计划”“拓原工程”“博士后质量提升工程”,扩大学校在海外学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学校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3.联合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人才工作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四种职称类型,实行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创新改革职员制、雇员转事业编、企业年金制、医疗保障体系等,惠及广大教职工

四、教学研究专门委员会

1.审定2023年校级教改课题立项项目和省级教改推荐项目。

2.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申报提出建议和咨询,对申报课程进行学术性评价。

3.参与指导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工作

五、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

1.围绕国际前沿,聚焦行业核心,大力支持开展各类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2.加强各级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组建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级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3.进一步推进科技部赋权改革工作、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持续细化完善建设方案,树立特色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化学校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科研管理机制。

4.审议《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3年修订)》《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南京工业大学科技伦理审查工作暂行办法》

5.指导二级学院进一步明确教授委员会职能职责,规范委员会运行,督促各学院完成教授委员会换届工作及发文。




 

版权所有: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电话:025-58139212  传真:025-58139220   邮编:2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