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校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


  • 文章作者:
  • 发布账号:殷绚
  • 发布时间:2024-12-31
  • 浏览次数:

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根据《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3年修订南工校科〔2023〕10 号和《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南工校科〔2023〕11 号,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在明确了各专门委员会、基层单位教授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任务基础上,建立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切实履行学术审定、评定、审议和咨询等工作职责,依托学术规范与教风学风专门委员会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人才引育专门委员会、教学研究专门委员会、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等个专委会开展了多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校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学术规范与教风学风专门委员会

1.学术不端行为审核、调查与认定

全年共召开全体会议1次,开展了学术不端调查4起导师师德师风情况调查2起教师师德师风审查3次。指导省级研究生优秀导师与导师团队申报、研究生导师选聘、研究生教材出版选用审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等重大问题,参与调整南京工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纪律处分规定》。

2.研究生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

指导导师、研究生自觉维护学术道德操守,严格学术规范,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发展的学术环境,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一是,指导开展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时钧精神”入学教育、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月、朋辈引领访谈与沙龙等教育活动选编《国奖获得者风采录》,组织研究生、辅导员参加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并获优秀案例一等奖、优秀奖、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学术论文优秀奖各1项。

二是,将学术道德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与全体研究生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将学术规范与伦理道德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工程伦理与生态环境材料、设计伦理学、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等课程。

三是,推进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将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评聘首要标准,审议《南京工业大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南京工业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采取限招停招研究生处理。召开2024年研究生导师培训启动会暨首场报告会,与全体新晋导师签订立德树人履职承诺书。

二、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

1、指导2024年新增学位点申报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24〕2号)等文件精神,获批新增博士点3个,分别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新增硕士学位点5个,分别为物理学、国家安全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翻译和药学。

2、指导首批江苏高校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学校低碳流程再造学科交叉中心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首批江苏高校学科交叉中心(试点)。

3.审议《南京工业大学低碳流程再造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方案(试行)》,围绕中心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建设任务,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校集聚,开拓学科体系发展新动能和新空间。

三、人才引育专门委员会

1.大力推进2024年“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月活动开辟“南工大英才”“师德风采”“师者匠心”等网站专项模块推进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开展相关师德建设研讨会、师德大讲堂、师德实践活动20余次。

2.联合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进学校人才发展战略。2024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29持续深入推进“探·智”品牌化建设,举办学科专场论坛3场、名校行2场。

3.指导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健全外部专家评议制度,师资结构优化升级。创设“社会服务型”教育岗位强化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四、教学研究专门委员会

1.指导推动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协助2024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性结构性重塑,参与研制2024-2025学年暑假小学期实施方案。

2.指导推进重构双创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深化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内涵建设为抓手,积极提升双创教育效能。

3.对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提出建议,鼓励开展微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

五、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

1.指导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重视原创性成果产出前沿技术科研项目到款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47.7%。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十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我校以获奖11项的优异表现,位列全国省属高校首位。

2.聚焦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指导推进构建以国家级科研平台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建设。获批以生物质化学转化与流程再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为代表的3家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获批数量并列全省第一。

3.指导推进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提出学术会议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手段,拓宽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指导推动我校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培育创新文化,涵养优良学风,加快建设自主科研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我校高水平学术活动的一体化管理。




 

版权所有: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电话:025-58139212  传真:025-58139220   邮编:211816